《四个太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分别送给“夏、秋、冬、春”,表现了作者希望一年四季时时美丽、处处舒适的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愿。
我将本课设计为两个课时,本视频呈现的是第一课时。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如下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
同学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首歌曲,会唱的跟着一起唱,不会唱的可以打节奏。(播放《种太阳》)刚才大家听的这首歌叫什么名字?歌中的小朋友的美好愿望是什么?
2.导入课题:
歌曲中的小朋友他想在寒冷的南极和北冰洋种上太阳,想把温暖送给冬天。那我们课文中的小朋友他又有什么美好的愿望呢?(板书课题)
【进行情景创设,使学生对本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环节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在这个环节中,设置了识字写字教学,将识字写字融于文章学习之中,使文字不分离,自然融入。
首先在板书课题步骤融入写字指导,学习写“阳”字,在学习指导中关注写字习惯的养成,渗透识字方法的归纳。接着开展识字教学,以小组学习,团队合作的形式开展,为每位小组配备老师自己制作的生字卡片,在小组内进行识字反馈,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再次强调识字方法的归纳与运用,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检验整体阅读的效果。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重要学习内容,要更为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一年级就树立养成学习好习惯的意识。】
环节三:品读想象 感受奇妙
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于是,在内容学习的过程中我就设计不同要求、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读,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体会,读中思考。如在教学“金黄的太阳”一段时,我先请喜欢这一段课文的学生读完此段后,让学生说说“到了秋天,小画家为什么把太阳画成了金黄色?然后用课件演示了“秋日果园硕果累累,落叶飘飘”的景象。在邀请说话的情境中指导朗读,促进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了“金黄的太阳”给人的喜悦、欢乐。又如在教学冬天“红红的太阳”时,我在充分让学生感受冬天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的情景后,借助课件的演示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
环节四:创新实践 积淀美感
七八岁的孩子,是一株株的幼苗,让他们在想象中创造,在想象中积累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学完课文后,我让学生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太阳,并想一想你要把它送给谁?为什么要这么画?学生的想象力无疑插上了翅膀,学生们的眼亮了,语言也闪光了。有的说:“我画了个湿润的太阳送给农民伯伯,让庄稼都能取得丰收。”有的说:“我画了个心形太阳送给灾区儿童,让灾区儿童感受温暖的爱心。”......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所以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试图在活动化的教学时空里,让学生学习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融化教材,又能超越教材,给师生营造开放的课堂环境,提供激发想象、即兴创造的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想象王国里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