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语文 > 《矛和盾的集合》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2973 次

   本课所讲授的是三年级上册第七组第25课,依据课程标准改革精神,以及实验要求,确定了本课的教养、教育和发展目标是在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并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在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采用探究的我采用表演的形式让学生对“如雨点般”“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等词语进行了理解,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发明家是怎样不断地深入思考,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不断地产生新的发明创造的过程,让学生找关键词完成表格,理解了文本语言,也了解了坦克发明的过程。

汪佳怡 发表于 2015-03-31 14:59
讲师信息
汪佳怡 管城回族区东三马路小学
汪佳怡,女,本科学历,从事语文教学三年,在工作上能勇挑重担,服从组织分配,工作勤奋,任劳任怨,以身作则,工作大胆,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 教学方面,我深信“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汪佳怡教学附件.rar
  • 自我评价
    优点:
    在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采用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法,民主交流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达到教学目标。
    不足:
    在引入课题时,学生对于“集合”理解仅仅是简单的数量上的统一。通过对文本的朗读感悟,了解了发明过程之后。学生对于“集合”有了全新的认识,那是优点的集合、长处的合二为一。课后应让学生从生活中多找出一些矛和盾集合的例子,通过课堂的学习和生活中的探究让学生将文本和生活结合提炼出课文蕴含的人生哲理。
    更多...最新视频
    4 人看过这个视频?
    • ()

      2024-03-01 14:29
    • ()

      2022-06-29 14:30
    • ()

      2021-06-16 18:16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