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数学 > 函数的奇偶性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2364 次

1, 本节课先由生活中的实例:京剧脸谱、民间剪纸、太极图案等的对称美引入学习课题,为概念学习创设情境,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2, 利用数形结合、类比化归的思想,层层深入,通过学生自主观察、讨论、探究得到奇偶性概念;  

3几点注意:(1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2)任意和“无数”不等价;

4, 综合奇偶函数的定义得出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方法,步骤: 

1)看:看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找:找f(-x)=f(x)或者是 f(-x)=-f(x) 

3)下结论。 

5, 通过例1的教学和师生互动、讲练结合,使学生熟练掌握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方法,并复习了求函数的定义域。 

6,今日小结总结今日所学的重点,帮助学生养成“今日事今日结”的习惯。

7.课后分层布置作业,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争取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陈秀英 发表于 2015-12-19 18:40
讲师信息
陈秀英 郑州十一中
陈秀英-郑州十一中——中教一级教师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陈秀英-函数的奇偶性.rar
  • 自我评价
    优点:
    本节课由生活实例引入课题,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求知欲;利用数形结合、类比化归的思想,层层深入,通过学生自主观察、讨论、探究得到奇偶性概念;综合奇偶函数的定义得出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方法; 通过例1的教学和师生互动、讲练结合,使学生熟练掌握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方法;特点明显,循循善诱,学习目标明确,达成度高;重难点突破到位。
    不足:
    本节课为概念课,老师的引领占主导,学生动手的时间不够充足。
    更多...最新视频
    4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