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节课先由生活中的实例:京剧脸谱、民间剪纸、太极图案等的对称美引入学习课题,为概念学习创设情境,拉近数学与现实的距离,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2, 利用数形结合、类比化归的思想,层层深入,通过学生自主观察、讨论、探究得到奇偶性概念;
3,几点注意:(1)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2)“任意”和“无数”不等价;
4, 综合奇偶函数的定义得出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方法,步骤:
1)看:看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找:找f(-x)=f(x)或者是 f(-x)=-f(x);
3)下结论。
5, 通过例1的教学和师生互动、讲练结合,使学生熟练掌握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的方法,并复习了求函数的定义域。
6,今日小结:总结今日所学的重点,帮助学生养成“今日事今日结”的习惯。
7.课后分层布置作业,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争取每个学生都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