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姓名》选自海燕出版社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三年级下册,本视频主要展示的是活动的第一阶段主题生成,主要有四个环节组成。
第一个环节:趣味导入,聚焦主题
首先,我以儿童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创设情境,揭示活动主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歌曲的形式创设情境,借此唤醒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环节:列举问题,分类梳理
教师先让学生找出活动主题中的关键词,然后引导学生围绕“姓名”提出自己感兴趣,想了解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发现有意义的问题,并板书出来。接着,小组通过合作共同确立想研究的问题,并写在字卡上,由组长将字卡贴在黑板上。随后,教师指导学生从能力范围、研究条件、预期成果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将这些问题进行合并、筛选。在“我的姓名”这个大主题下确立有意义、可行的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教师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给孩子们充分的讨论,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会小组合作的快乐。达成目标1】
第三环节:探讨交流,转换主题
通过分析例句,共同探讨把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的方法。指导学生灵活运用转换方法,把刚才筛选出来的问题转换成主题,如“中国人取名的规律”、“我们姓名的含义”等。
【设计意图: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地讨论,使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明确把问题转换成主题的方法,在交流中找出自身思维中的盲点,相互启发、借鉴、充实、完善自己,从而达到提高自身的交流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转换能力的目的。达成目标1】
第四环节:选定主题,初步制定活动方案。
课件出示讨论内容,各小组按照要求进行讨论,通过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初步制定活动方案。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按要求进行学习活动提高学习力,为下节课的学习做下铺垫。达成目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