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节课我首先抓住“迫在眉睫”这个牵一发而动全文的关键词入手,在理解本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感受当时情况的危机和紧迫;然后在学习阮恒献血前的表现时,通过赏析阮恒举手过程的“举”、“放”、“举”3个动词,感受阮恒当时心里的矛盾,犹豫,勇敢和坚强;通过抓住“啜泣——呜咽——哭泣——抽泣”四个表示哭泣的动词加以区别理解,并结合他抑制哭泣的动作“捂住脸、眼睛紧闭、咬小拳头、竭力制止”,体现阮恒面对死亡的恐怖和害怕,却依然坚持献血的坚强。通过这些描写表情、动作的句子中体阮恒把朋友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学生为之感动。之后我结合课后的写话训练让学生想象医生当时说了些什么,这样不仅填补了课文中留下的“空白”,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一次深刻地领悟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最后又拓展了两篇课外阅读《平分生命》和《沙漠里的苹果》,让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使孩子们感受到人间真情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