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点:
我在执教本课时,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重点突出,对课堂教学环节安排合理,过渡自然。在教学过程实施当中,我能够关注每一位学生,体现了新课程“以生为本”的理念,特别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满足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纵观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
钻研教材,不难发现,应让学生体会到维生素C的发现过程中,船员的“顾全大局”、哥伦布的“细心发现”,科学家的“认真研究”起到了一定作用。再深入研读文本,钻研教材,还会发现哥伦布对船员生命的珍视和关爱也起了作用。不可忽略的是,船员的“顾全大局”和哥伦布噙着眼泪继续航海,都体现了对实现航海事业的追求,这是对航海事业的热爱。而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为了挽救无数生命而不懈努力,也体现了对生命的关爱。这些对事业的爱与对生命的爱交织在一起,即形成了本课爱的主旋律。明确了这点,这个学生一读就懂的小故事立刻具有了更深的人文内涵。以爱为基调,就能更好地把握住文章中的众多人物对维生素C的发现所做出的贡献,本课的主线就清晰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尊重学生,围绕爱的主线教学是丰富而丰满的。以学生的朗读、感悟为主,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语文课堂就充满了感染力,洋溢着爱的气息。教学时把教材作为训练写生的载体,紧扣哥伦布心情变化的情感主线来寻找维生素C的发现经过,以学生的观察、朗读、体验、想象为主,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根据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规律,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将朗读复述、背诵课文等吸收积累语言的训练放在首要位置,将吸收和积累范文语言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将知识、活动和审美融为一体。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了维生素C的发现经过,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指导学生去朗读、体会,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生细读文本时,着眼于学生主动构建,提示学生动笔勾画,在读的实践中求得理解,在问题的解决中达到深入。
在语言文字训练方面,我还紧紧抓住哥伦布的每一次心情变化,让学生体验、感受人性的善良与伟大。同时也让学生感受人类为了达到一定目的必需有探险精神还要付出一定代价。从学生的各种感悟中曹老师能够适时的启发和点拔,使学生的情感更加丰富、合理,促进了学生情商的发展。
这是一次成功的阅读教学。
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