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 >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2121 次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视频简介:

本节课我设计的教学流程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探究,理清算理——巩固内化,拓展创新——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在本节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为什么要化成同分母分数?这里,我先让学生猜测1/2+1/4=?,然后,通过这纸验证,学生通过折纸发现:同样大小的两张纸,1/2部分就相当于2/4,所以1/2+1/4 =3/4 。也就是1/2+1/4 只有分母相同即他们分的份数相同的情况下才能相加。接着,我又出现1/2+1/3 让学生再次探究。最后,从探究过程中,归纳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学生经历这样的探索与感悟,对算理的理解十分深刻。                        

 1、利用旧知引新课,为新课导航

开始上课时,先创设《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体会生活中“转化”思想的运用,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然后通过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复习,帮助学生检索与新授内容有关的知识进行复习回忆,做好铺垫,切实复习好那些在学生知识结构中对学习新知识提供帮助的旧知识,由旧引新,从而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知识和智能上的准备,使新课不新、难点不难,水到渠成,既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教学中充分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

在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这一环节既突出重点,又突破难点,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让学生观察,类比,迁移,猜测,动手操作验证,归纳总结等引导学生从中得出: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再计算比较合理。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学习的自主权完全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算法多样化、优化的过程,使他们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既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又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3、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练习时,教师引导学生做完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验证计算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教师能够深入学生中,体现了师生平等的教学新理念。

5、教师在整节课中能够做到关注全体学生。

通过本节教学,让我深深感受到:教师的教学理念很重要,平时还要多钻研教材,多虚心学习,然后渗透到课堂中去,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精心备课,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和扎实的教学技巧以及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


卢战红 发表于 2018-01-10 10:06
讲师信息
卢战红 新密市实验小学
卢战红,本科学历 , 中小学二级教师 。1998年参加工作 ,有事业心 ,追求卓越,善于学习,具有较高综合素质。擅长数学教学。 2003年获新密市课堂达标数学学科一等奖。2012年11月获郑州市班班通智能录播课优质课二等奖。2014年9月获郑州市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2017年获新密市课堂达标数学学科一等奖。 人生格言是:德高方为人师,情挚始能服人。用理想和激情教书,用爱心和细心育人。
自我评价
优点:
本节课教师巧用铺垫教学,由旧引新,从而促进知识的迁移,使新课不新、难点不难、水到渠成。在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的同时,还注重了学生学习间的交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转化的方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效果好,目标达成率高!
不足:
本节课还存在不足之处,如教师提出问题后,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时,应该给孩子搭建充分的生生交流的平台。让每个孩子都有说话的机会,都有思维碰撞的过程,都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许更好一些。另外,整节课中,教师的评价语言还不够丰富,不够及时。
更多...最新视频
4 人看过这个视频?
  • ()

    2022-08-18 09:36
  • ()

    2022-03-21 10:13
  • (流浪客人)
    0371015092
    2021-07-10 23:28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