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视频简介:
本节课我设计的教学流程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探究,理清算理——巩固内化,拓展创新——回顾总结,完善认知。
在本节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异分母分数为什么要化成同分母分数?这里,我先让学生猜测1/2+1/4=?,然后,通过这纸验证,学生通过折纸发现:同样大小的两张纸,1/2部分就相当于2/4,所以1/2+1/4 =3/4 。也就是1/2+1/4 只有分母相同即他们分的份数相同的情况下才能相加。接着,我又出现1/2+1/3 让学生再次探究。最后,从探究过程中,归纳总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学生经历这样的探索与感悟,对算理的理解十分深刻。
1、利用旧知引新课,为新课导航
开始上课时,先创设《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体会生活中“转化”思想的运用,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然后通过通分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复习,帮助学生检索与新授内容有关的知识进行复习回忆,做好铺垫,切实复习好那些在学生知识结构中对学习新知识提供帮助的旧知识,由旧引新,从而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知识和智能上的准备,使新课不新、难点不难,水到渠成,既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教学中充分体现自主学习的理念。
在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这一环节既突出重点,又突破难点,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让学生观察,类比,迁移,猜测,动手操作验证,归纳总结等引导学生从中得出: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再计算比较合理。在此基础上归纳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学习的自主权完全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算法多样化、优化的过程,使他们在体验中理解、掌握了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既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又使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3、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练习时,教师引导学生做完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验证计算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教师能够深入学生中,体现了师生平等的教学新理念。
5、教师在整节课中能够做到关注全体学生。
通过本节教学,让我深深感受到:教师的教学理念很重要,平时还要多钻研教材,多虚心学习,然后渗透到课堂中去,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精心备课,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和扎实的教学技巧以及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