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 > 找次品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1283 次

 

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从探究简单的2个物品中和3个物品中如何寻找次品开始,渗透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利用学会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在体验了找次品方法的多样性后,以用天平称作为实践操作,第一次优化找次品的方法,使学生得出找次品用天平称最方便。并在教师的指点下完成数字化的分析方法。  

接着让学生利用不同的分法分别探究出8个物品和9个物品中找一个次品的方法,在学生实践操作和数字化的分析过程后,质疑引出用较大数量来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并随机引导学生用数字化的方法去研究8个物品中的次品应如何找。当学生得出方法后,将学生的所有方法罗列在黑板上,利用观察让学生发现数据大时分两份的方法次数不是最少,第二次优化找次品的方法,是学生初步得出用天平称找次品时一般要分成三份,两份在天平上、一份在天平外。但同时有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同样分三份,有些称的次数少,有些却反而更多?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接下来以9个物品为例继续研究,第三次优化找次品的方法。在关注学生用数字化的形式来分析问题的同时,反馈出学生的解题方法,关注学生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然后重点指导交流:哪种分法能保证用最少的次数称出次品?这种分法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次品且称的次数最少这一结论。随机使学生产生不能平均份的数量应该怎样处理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刚才8个物品找次品的方法,思考其中分三份的几个情况?从中发现利用天平找次品,如果待测物品的数量不能平均分成3份时,我们要尽可能的使多的一份与少的一份数量相差1,最终优化找次品问题的解题策略。

再让学生利用优化策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并利用这些统筹与优化思想和化繁为简与转化等数学思想运用到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

柴淑香 发表于 2018-01-11 17:12
讲师信息
柴淑香 荥阳市第六小学
曾获得郑州市文明教师、郑州市文明班集体,荥阳市优秀教师、教育先进工作者、师德标兵、教育系统优秀女性等荣誉称号。所执教的课曾获得河南省一师一优二等奖、郑州市一等奖、荥阳市一等奖等。参与的课题获得郑州市重点课题等研究。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荥阳六小柴淑香《找次品》.rar
  • 自我评价
    优点:
    《找次品》是五年级下学期数学广角中安排的教学内容,为落实“基本的数学知识、基本的教学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基本教学活动经验”这一多维目标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什么是随机事件,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逻辑推理和化归的思想方法。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再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不足:
    由于两课时合为一课时,内容进行了整合,课的容量较大,学生操作起来比较耗时,时间上稍微偏长一些。
    更多...最新视频
    2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