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数学中的知识结构、图形、布局和形式无不体现数学中美的因素。《圆柱的认识》很多地方体现了数学的美,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除了重视数学知识目标的达成之外,还注重数学课上美育目标的落实,通过以下四个环节的设计,实现了知识教育和美育教育的完美结合。
一、游戏导入——以美激趣。
鲜艳美观的图案,简洁大方的板书,亲切生动的语言,活泼有趣的故事,引人入胜的游戏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妙方”,因此,本节课教学,我就创设了如下游戏:以“旋转吧,阿木”导入,通过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说说两个阿木的有关数学知识”,把冷冰冰的知识与美结合起来,触动学生的心灵,接着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来获得知识,既复习了旧知,又引出了对新知的思考,并从中受到美的陶冶。
二、三学合一——以美促智。
“圆柱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源于现实生活,并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结合学生认知基础,我将新授环节分别设为个人自学、小组群学、师生互学三个部分:首先,以个人自学为方式,通过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的方法自主学习圆柱的组成;然后,以小组群学为抓手,通过猜想、讨论、验证的过程了解圆柱上下底面的关系;最后,以师生共学为契机,通过猜一猜,量一量,说一说的方法掌握圆柱高的有关知识。三学合一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生活积累,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三、多元评价——以美育德。
教师的每一次动情的评价对学生来说,学生记忆犹新,激情高潮。为了迎合年级学生的好表扬心理,我承读了少儿教育的评价方式:如掌声、点赞、等,以无声、有声的方式对学生及时评价,同时,在评价联系的设计上,我跳出了“题山题海”束缚,通过不同活动来评价学习目标的达成。于是,整节课中,营造舒心、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情感和持久的学习兴趣。
四、趣谈收获——以美促文
众所周知,数学课重在知识的探究,往往忽略数学的人文之美,以至于造成孩子在数学知识的表达上不够准确、不够完整、不够丰富。结合这一现状,我将最后的环节谈收获改为推介活动,让学生以描述自己宠物的方式将本节课的知识口头呈现出来,风趣幽默的氛围中,孩子们积极参与,敢于表达,既及时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又能展示数学的人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