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 > 分类与整理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2793 次

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认为,儿童数概念的形成起始于对物体集合的感知,他们对物体数目的理解是建立在对物体的分类、排序和比较多少的基础上的。经过和孩子的谈话了解到,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事物能根据它的表面特征或是用途进行分类。在本节课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我大胆尝试,将课本例一和例二进行有机融合,在不给定分类标准的情况下,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并讨论在不同标准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同时初步体验简单统计表,学生充分经历完整分类和整理数据的过程,体会分类的思想。因此我设计了帮淘气分一分卡片的问题学生自主分类根据分类结果计数完成统计表→呈现数学问题的一个学习过程。同本节课时,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

1、运用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突出分类的实际需要。

在学生们的实际生活中,分类思想也随处可见。例如,超市里的物品要分类摆放,既美观整齐又便于顾客很快的找到想买的东西;书店里的书也要根据类别分类摆放等等,对此,学生也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本节课通过帮淘气整理房间,学生可以感受到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使生活变得整洁、方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建立分类的思想。

2、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和交流的机会,发展数学语言、体会分类意义。

在分类的过程中,可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排除颜色的干扰对形状进行分类。同时对形状的分类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概念。通过动手实践、课堂提问、代表汇报、同桌讨论等活动,学生不断地数出自己的认知结果、锻炼数学语言表达的同时,又不断的强化数学思想方法。如:在摆一摆的过程中,体现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在对形状的分类时,更多的是用数学家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这是分类方法的优化。


杨璐 发表于 2018-01-22 07:40
讲师信息
杨璐 二七区幸福路小学
中小学二级教师,曾获2016二七区数学青年优质课比赛一等奖,2017二七区数学优质课一等奖,主持的数学与创客类工作坊获郑州市创客工作坊一等奖。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分类与整理.zip
  • 自我评价
    优点:
    运用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上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及语言的表达,充分经历分类与整理的全过程。教学过程中,语言富有亲和力,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足:
    更多...最新视频
    45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