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比的意义》 郑州市二七区佛岗小学 张玉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2151 次

    比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教材中将比定义为“表示两个数相除”。除了比的意义,第一课时还要教学比的各部分名称,求比值,比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知识。对六年级学生来说,要在一节40分钟的课里全面掌握这些知识,面面俱到反而会造成蜻蜓点水,不能深刻。因此,在本课的设计过程中,我立足单元视角来看待教学,在不考虑练习课的情况下,对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内容进行了重新梳理.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有四个较为重要的知识点。第一,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第二。知道比表示两个数相除。这两个知识点的教学,根据六年级学生的特点,我放手让学生自主预习,通过课堂反馈的方式了解学情,适时补充、强调,进行教学。第三,理解生活中的比分和数学中的比是不一样的;第四,认识同类量的比和非同类量的比。这两个知识点的教学,通过结合生活情境,注重让学生经历体验的过程,引导学生在辨析中逐步理解。

比,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其中最为熟悉的,莫过于比赛中的比分。但是,比赛中的比分是一种双方得分的记录方式,这与数学中的比是不一样的。显然,这是学生学习比时不可回避的一个疑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破解这个疑难点?我在课堂中模拟比赛现场,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使学生更清楚认识到赛场上的比分与数学中的比不同,只是一种记分方式。这不仅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更是学生正确理解比的意义的重要途径。

基于这样的思考,充分暴露学生的学情,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在自主思辨、讨论交流中,破解学习难点,这是我设计本课的第一个用力之处

    两个数相比,表示两个数相除。同类量相比,比值是一个倍数;非同类量相比,比值是一个新的量。引导学生区分同类量的比和非同类量的比,是理解比的意义的重要内容。理解非同类量相比的比值的含义,也是学生学习的疑难点,这也是我设计本课的第二个用力之处

 


张玉 发表于 2018-01-24 09:33
讲师信息
张玉 二七区佛岗小学
张玉,女,1992年出生,大学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现任于郑州市二七区佛岗小学,是一名数学学科教师。工作中,兢兢业业,所执教的《用圆柱的体积解决问题》、《按比分配》、《正比例》等课多次获得区优质课一等奖;所撰写的《认识人民币》、《反比例》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分别荣获市级三等奖和区级一等奖;辅导的作品《纸尿裤里的科学发现》,在二七区第十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科技创新成果竞赛项目一等奖,同时被被评为优秀辅导老师;所撰写的课题《大班额背景下小学中年级“小组捆绑式评价”策略的研究》和《基于创客教育改进我校数学档案袋评价有效途径的研究》,分别荣获郑州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同年,所申报的课题《有效的错题整理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力促进作用的研究》被确立为2017年度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微课作品《用圆柱的体积解决问题》在“2016郑州市微课征集活动”中,荣获郑州市一等奖;科研成果《树叶中的比》荣获二七区研究成果二等奖。
自我评价
优点:
入职以来,我每天踏实工作,在实践、探索与反思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首先,在教育教学方面,积极参加校内校外的公开课,不断汲取优秀教师的宝贵经验,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找出自己的缺陷,找准提升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积极利用结对子的优秀条件,努力学习师傅的业务知识和为人师表的品德修养。其次,在班级管理方面,由当初的焦躁慢慢磨练成现在的沉稳,在积极主动地向优秀老教师学习的同时,探索自己的教学方式和道路,自身实践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抱着教育工作者的崇高感和使命感,一如既往地踏实工作。
不足:
作为新教师,我深知自己的教学经验还有很多不足,只有付出更多,才能有些许收获。
更多...最新视频
30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