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 > 《认识三角形》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3426 次

《认识三角形》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紧扣教材,遵从学生的发展规律,以学生的“学”为出发,注重数学知识的迁移和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引入新知环节,我直接出示情境图,通过找学过的平面图形——三角形,借助“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学习内容,顺利迁移出新知,既加深了对新知的初步了解,又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新知学习中,通过画三角形,找其特点;闭着眼画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义;找生活中的三角形、构思看不到的三角形等活动,巩固三角形定义,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借助平行四边形底和高的知识,通过知识迁移——自我理解——课堂提问——提取、辨析关键词——判断画的高是否正确——学生动手画高等活动,巧妙化解本节课的难点(三角形的底和高)。在巩固提升环节,巧妙设计了练习题,既巩固了新知又有所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结尾处的全课小结,更是便于学生形成完整、合理、清晰的认知结构;特别是最后的拓展延伸(活命三角区),既彰显了数学的价值,呈现了课已尽而味无穷之妙。


王江涛 发表于 2018-01-24 19:33
讲师信息
王江涛 二七区人和路小学
王江涛,郑州市二七区人和路小学教师,先后荣获郑州市骨干教师、二七区名师、二七区优秀教师等荣誉。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二七区人和路小学王江涛认识三角形.rar
  • 自我评价
    优点:
    遵从学生的发展规律,以学生的“学”为出发,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紧扣教材,注重数学知识的迁移和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在数学活动中提升数学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语言富有亲和力,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微课,丰富练习,拓展延伸,既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又彰显了数学的价值,让数学课生动而又深刻。
    不足:
    创意有待进一步完善。
    更多...最新视频
    12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