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从两方面导入:1.游记的写法:所至、所见、所感;2,壶口瀑布在黄河文化和华夏文明中的灵魂地位;
环节一:课堂从出声朗读开始,让学生圈划出所至、所见、所感。读完后,回答问题:为什么作者会第二次观壶口瀑布?(是因为第一次没有看到瀑布真容),作者第二次观察,很细致,深入瀑布中,立足河心,用视线的所及所见来带领读者欣赏瀑布的特点,这是独特的观察视角,正是由于这种定点换景的独特,作者深入景中,与景融为一体,才能观察地全面,有顺序,让读者身临其境。顺便学生找出第二次观察到的壶口瀑布的特点。本环节解决的问题是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壶口瀑布的特点。
环节二:然后带领学生细致品读描写壶口瀑布的语句,我将这些语句已经按顺序摘录好,让学生选择赏析,先小组讨论,再班级内共享,在分享的时候,我进行补充引导,其中我找到几句示范共同欣赏,通过有目的,有方法指导的朗读,读出瀑布的特点,读出作者的情感,进而就可以进入品感悟的环节了。
环节三:根据作者对瀑布蕴含的情感、性格、再到人性,民族性格的步步深入的思考,让学生通过品读,联系描写瀑布的特点的内容,深入理解作者的感悟。最后,以赞美壶口瀑布的精神收尾。
环节四:作业布置,将本课所学的定点换景和观景加入感悟的方式,运用到写作中,以生活中的小景,启发学生游记的写法。并给出一个开端,让学生续写,这样目的性更强,更容易达到读写结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