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周长》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的第三课时的内容。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是:认识、理解、掌握周长的含义,学会测量和计算周长的方法,结合具体实物,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感知、认识、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和计算周长的方法。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内容及基于本班学生学情,制定如下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感知周长,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物体表面和简单图形的周长。2.通过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理解周长的含义,初步学会测量和计算物体周长的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能结合具体情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设计如下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从学生生活中初步感知并认识周长,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二、深化感知,认识、理解周长。学生从 “看”,“指”, “描”,“说”,感受周长的含义。三、动手操作,探究测量、计算周长的方法。学生在测量、计算中进一步体会周长的含义,同时感受到“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四、巩固练习,反馈矫正。分层设计,梯度呈现,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五、全课总结,生活应用。总结知识,联系生活。
本节课教学效果好。学生的素养得到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