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 > 乘法分配律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3492 次

1. 在情境中形成“问题串”,引发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通过研读教材发现以真实的情境为依托,来探究乘法分配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由此,在深度学习是视角下,建立了一个较为开放的“班级农场”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读图找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学生在这个主题下可以提出很多问题,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教师对问题进行整理,形成“问题串”,在“问题串”中进行深度学习、深度探究。

2. 经历归纳推理过程,渗透模型思想

站在大单元、大概念的视角下可以看出运算定律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完整的归纳推理过程和模型思想对学生后续学习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学生通过观察规律进行初步猜想,不是一点就过,而是让学生真切的表达出来,再通过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验证,学生的多种表征可以促进大家对乘法分配律的深层次理解,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3. 打通知识关联,实现思维进阶

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既要纵向透视,也要横向沟通,由点入线、线入面、面入体,把新知置于旧知网络体系中,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本质与共性,建立结构联系。在教学中通过以“乘法分配律”为纽带进行梳理,通过教材内容的展示,引导学生把一些乘加乘减、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等知识串联起来,借助新知重新审视旧知,打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通道,帮助学生进行知识间的建构,实现思维进阶。

4. 顺应知识的正向迁移,拓展规律

“乘法分配律”这节课的最后一个练习就是利用知识的正向迁移对规律进行拓展应用。教师在巩固和内化规律后,引导学生把乘法分配律拓展到“两数之差与一个数相乘”的探索。因为学生有了之前探索规律的经验,借助“问题串”,学生得到结论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课下的作业中,继续“班级农场”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命题,在布置作业前引导学生思考乘法分配律是否可以拓展到“三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教师要运用知识的正向迁移对规律加以延伸和拓展,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向深处扎根、向远处攀升。

 


刘艳 发表于 2022-03-05 13:56
讲师信息
刘艳 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外国语牧歌小学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乘法分配律》.rar
  • 自我评价
    优点:
    教师认真研读教材,用符合学生特点的情境引入,让学生在“问题串”中思维逐渐上升,引发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学生在课堂上经历完整的猜想——验证的推理过程,体会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逻辑。
    不足:
    更多...最新视频
    36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