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 > 《课桌有多长》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2455 次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6单元《课桌有多长》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测量的内容,是学生正式从度量的角度去观察,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物体长度的起始课。本节课在设计时首先通过谈话导入:让学生对每天陪伴的课桌用所学知识进行测量,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引出统一的度量工具——尺子并认识尺子;然后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想一想、做一做、说一说等活动,认识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基于此让学生再找一找尺子上的2厘米、3厘米、5厘米,掌握如何在尺子上找几厘米,为后续测量和画线做好知识铺垫。再然后设计了“铅笔有多长”的活动和断尺量铅笔的思考,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说一说、判一判,切实掌握用尺测量体长度的方法;最后由量到画,在量和画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测量方法以及对厘米的认识。最终,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体验、思考、交流中,逐步体会度量的本质,发展量感和空间观念。


张建兰 发表于 2022-02-17 09:41
讲师信息
张建兰 郑州市惠济区迎宾路小学
张建兰老师自2017年8月起一直任教于郑州市惠济区迎宾路小学。从教以来,能认真研读教材和课标,广泛吸取营养,及时反思和向前辈学习。先后被评为“惠济区优秀教师”、“惠济区教坛新秀”;参加“第十三、十四j届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和课堂展示活动”荣获全国一等奖和特等奖、惠济区数学优质课一等奖、作业设计一等奖等荣誉。
自我评价
优点:
1. 调动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建立 1 厘米长度表象 通过设计“找一找、摸一摸、想一想、看一看”等环节,帮助学生调动多种感官体验、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又通过“变小鸟”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再次感受1 厘米的长度,最后再“找一找” 的环节,学生找到的身边的1cm 长度都很标准。 2.注重学生动手操作的实施 本节课在调动孩子多种感官的操作之上,在小熊量铅笔环节,又加入了学生真实量铅笔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让孩子总结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而不是仅仅通过观察小熊量铅笔的图片让学生找到测量物体的方法。真正做到让学生探究、操作,小组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真动手。 3.在操作活动之前,有明确的要求,发挥小组长的作用,锻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同时学会小组合作。 4.注重估计意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最后在使用尺子测量的环节中,我先让学生估计铅笔的长度,然后再进行测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量感。
不足:
对课堂生成的处理,“生本课堂”没有真正落地。关于这一点课下需要继续努力,不断提升。其次就是需要加强语言的精确性、引导性和评价语言的丰富性。
更多...最新视频
26 人看过这个视频?
  • ()

    2024-05-18 23:01
  • ()

    2023-09-07 10:07
  • (邓军娜)
    0112004643
    2022-05-24 17:56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