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 >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1936 次

本节课是以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为起点,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为核心,遵循着由具体到抽象,由易到难的规律。以“又见加法”这一标题引出,具体安排了四个“又见”。第一次的“又见”是课堂引入三年级学过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因温故而知新。第二次“又见”,是同分母分数减法的学习。第三次“又见”,是沟通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这三道题有什么共同之处?”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再次感悟加减法的本质。第四次“又见”出现在巩固练习环节,初步体会加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学生体会到:求几个相同分数的和时,用乘法计算简便。体现 “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这一新课程的理念。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上独立探究、小组合作中渐渐理解了加减法的本质。


李桂秀 发表于 2022-03-04 16:09
讲师信息
李桂秀 高新区实验小学
李桂秀,郑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数学教师。从教5年,积极参加教学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2019年度在郑州高新区参与的课例《生活中的数学模型——“数学广角--植树问题”》荣获区级三等奖。2020年在郑州市教育科研成果主持参与的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的培养策略研究》荣获市级课题三等奖。2021年度郑州高新区教育科研课题《指向深度学习的分享式教学实践研究》荣获区级课题一等奖。2021年所执教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荣获郑州高新区数学优质课一等奖。2021年在第四届全国分享式教育教学研讨会暨学术年会上执教展示课《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课》。
自我评价
优点:
1.课堂生动活泼,有趣味性。整节课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分享交流中探索加减法的本质。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在课堂上倾听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思考和个性化表达,使每一节课都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里。 2.在双减政策背景下,精心设计作业,本节课的作业材料的设计上以“有效性”为前提,不仅要全面巩固和提升知识,又关注到学生思维的差异性,彰显思维的个性化。增添趣味性和探究性,依托学校小凤凰农场,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感受和体验生活。正好借助前段时间学校的采摘节活动,学生在劳动中接近自然,通过劳动收获,使学生们认识到成果的来之不易。
不足:
更多...最新视频
39 人看过这个视频?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