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的再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经历数据分析全过程,有一定统计意识和数据分析观念,在四年级初步认识平均数的基础上展开学习的。
基于课标对平均数的要求,四年级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主要落脚于体会和计算,五年级则侧重于对平均数实际意义的解释,即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故本课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解决学龄前儿童免票政策和比赛记分方法进阶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对平均数代表性和敏感性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在此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去分析数据,解释现象,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及数据分析观念。其中,免票线问题的主要环节为提出问题,呈现任务——叙述交流——解释,记分方法问题的主要环节为提出问题,呈现任务——计算——分析情境,价值判断——交流——解决问题(再算)——反思总结。
该课在单元大概念的统领下进行,学生从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出发,经历通过调查收集数据、通过统计图表和统计量呈现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以数据分析为核心,让学生从数据中尽可能获取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同时,结合平均数的意义初步感悟它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加深对平均数代表性的理解,借助平均数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平均数的应用(参考)价值和敏感性等特点,并将政治教育、规则意识、统计艺术性等的培养自然渗透于课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