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一课,从学生熟悉的数数情境导入,当数到“不满1个正方形”时产生冲突,在冲突中寻找解决策略。学生借助之前学习的分数,联想到“分”的方法,通过同桌谈论、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等课堂活动,找到用哪一个小数来表示涂红色的部分。在“为什么平均分成10份”的问题引导下,发现小数是十进制计数法。随着新问题的不断出现,学生主动将0.1平均分成10份、将0.01平均分成10份。接着在“数数每一小份”的活动中,体会到计数单位的重要性。课堂中,学生不仅体会到“分”的必要,同时还能感受到一个小数“比谁多一些、比谁少一些”,增强了数感。在“猜三位小数表示什么”的活动中,学生能够体会到不同单位下小数表达的意义,并且能感受到具体的量,提升了学生的量感。模型从正方形过渡到数轴,学生能自然的在数轴上找到某个小数的位置。课堂最后,对比分数,体会到小数的优势,同时激发了学生对数的研究的好奇心,使得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