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 > 荥阳高中 李向东 《装在套子里的人》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3423 次

 

视频简介

环节一:课堂导入

采用配乐诗朗诵的形式,老师朗诵经典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导入课堂。

环节二:预习检测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后进行预习效果检测。

环节三:人物形象分析

由对初中知识的回顾进入对本文别里科夫人物形象及塑造手法的分析,用列表的方式展示探究成果。

环节四:分析小说主题

展示写作背景,抓住关键语段分析小说的主题。

环节五:拓展延伸

    从精神思想上的套子引入对现实问题的思考,然后用配乐诗朗诵的形式在师生一起共同朗诵诗歌声中结尾。


李向东 发表于 2016-12-30 10:16
讲师信息
李向东 荥阳市高级中学
李向东老师,2004年参加工作,中学一级教师,多年担任语文组教研组长,2006年郑州市优质课二等奖,2008年郑州市优秀教育科研论文优秀奖,2011年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2012年河南省中小学教师优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012年郑州市优秀班主任,2016年主持课题《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有效性研究》荣获郑州市二等奖。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2016年优质课 装在套子里的人.zip
  • 自我评价
    优点:
    优点: 1、课堂导入 采用配乐诗朗诵的形式,从引用中国经典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导入课堂:诗歌中的美好愿望与小说中沉闷压抑的社会现实构成鲜明的对比,收到了烘云托月的效果;配乐与朗诵有助于吸引学生投入课堂学习,有助于展现老师风采加强师生情感,还能使课堂生态因加入了音乐元素而显得丰盈多彩。 2、学习目标 三个目标中有两个目标强调阅读文本,突显了文本意识;前两个教学目标抓住了小说问题的两个的关键点,一个是塑造人物及其方法,另一个是分析小说的主题;最后一个目标将小说阅读与现实生活连接起来思考探究,延展了小说的生命力,体现了关注当下的现实视角,帮助学生将小说的思想精华应用于目前的实际生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3、教学过程 开展教学时,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非常注意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平易近人感情充沛,对学生现场生成的优秀表现都能及时肯定表扬,学生除了拥有成就感之外还收获了尊重;课堂推进时学生的阅读和思考占了课堂的主要时间段,其次才是老师的发问和点拨,这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有益的。 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齐读、自读、自己思考、同学讨论、交流评价等多种方式,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意识明显,有助于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加深对文本的思考和理解。 课堂上老师能够联系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体现了初高中学生教材的连续性,有助于学生运用初中知识解决高中课本中的问题。 在分析人物形象环节上,老师指导学生对小说中丰富多样的手法进行比较充分的思考分析,有助于学生对文本深入解读;然后老师将多样的手法制作成表格进行呈现,清晰明确直观性强,效果较好。 4、课堂收尾 收尾部分老师简洁干脆惜时如金,并且再次引入音乐和诗歌这两种美的艺术形式,使语文课堂生机盎然且又进行了一次美的熏陶;结尾诗歌虽然仿照海子的诗作但能够紧扣小说和现实,能够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尽然释放,也把课堂拓展部分融入其中,这样处理不仅使整个课堂首尾照应完整圆和,而且使课堂的内涵得以升华。
    不足:
    更多...最新视频
    6 人看过这个视频?
    • ()

      2022-08-25 12:59
    • ()

      2022-04-18 09:27
    • ()

      2021-10-20 15:03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