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郑州市区域班班通录播课资源共建、共享平台!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 > 基因在染色体上

| 收藏 | 举报 | 分享到教育微博 访问 3505 次

本课题是高三年级一轮复习的第二课时,通过第一课时学生复习了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的实验证据同时还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学生在阅读课本过程中产生了有关眼色基因是否可能位于性染色体其他位置以及测交实验是如何设计的这些疑问。以此疑问作为一个引入点进一步深入探讨有关眼色基因位置的假说的实验验证。利用表格将摩尔根雌雄果蝇所有组合方案进行列举,学生分组利用演绎推理找到可行的实验方案,同时也总结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位置的组合类型。

潘 惠 发表于 2017-12-26 15:11
讲师信息
潘 惠 郑州市第二十九中学
潘惠,中学生物一级教师
  • 原始文件请联系作者获取
  • 基因在染色体上.zip
  • 自我评价
    优点:
    本课题内容是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和进化的内容,学生学习了遗传规律,减数分裂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内容认识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摩尔根有关基因在染色体的实验证据是本节课的难点,同时涉及了有关基因在染色体探究性实验的。作为高三的专题复习课,将摩尔根的探究实验从提出假设开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整理雌雄果蝇的基因型,利用表格整理能够确定果蝇基因型的实验方案,学生通过层层问题深入和小组合作,最终确定了测交实验方案,确定了眼色基因的位置,同时总结出判断基因在染色体的实验方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这对高三学生而言,初步建立了遗传学探究性实验的解题思路。
    不足:
    更多...最新视频
    10 人看过这个视频?
    • ()

      2022-08-22 04:22
    • (屈刚)
      4105004740
      2021-11-29 20:03
    • ()

      2021-11-29 20:03
    Copyright 2019 All Rights Reserved. 郑州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